您好,欢迎访问本站!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动态信息>领导讲话
在全省林业局长会议上的讲话(林云举)

发布日期:2016-01-20 信息来源浙江林业网


同志们:

        今天上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夏宝龙书记、李强省长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王辉忠副书记、黄旭明副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林业改革发展寄予的深切厚望。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我省林业改革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下午,我们接着召开全省林业局长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今年工作,部署安排明年工作,努力为“十三五”林业改革发展起好步开好局,为实现“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宏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下面,我根据厅党组的意见,讲四个问题:

       一、凝聚共识,提振信心,深入学习贯彻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

       省委、省政府召开的这次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是全省林业工作的一件大事,必将有力地推动我省林业改革发展,全面开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林业工作的总结部署会,更是一次激励林业战线全体干部职工奋勇争先继续走在前列、以豪迈姿态迈入林业现代化之路的动员会。特别是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统揽全局、立意高远,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把准大势、定准方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定力,高度重视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战略意图和生态富民、绿色惠民的执政理念。

       (一)会议确定了林业改革发展的方向,让我们更加定心。会议准确把握我省林业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提出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林业改革发展全过程,要求加快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一是会议提出林业的路子要越走越宽。会议全面总结了我省五年来林业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充分肯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的林业实践,提出了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子,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二是会议强调林业的改革要越来越实。会上,国家林业局授予我省“全国深化林业综合改革实验区”,这块牌子份量很重、含金量很高,既是肯定,更是鞭策。我们一定要当好探路者、先行者和领跑者,自觉担当起现代林业发展标杆省份的责任,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三是会议要求林业的发展要越来越强。会议深刻分析了我省林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准确把握林业改革发展的形势任务,提出了林业要大发展、生态要大改善、林农要得实惠、改革要增活力,要求加大统筹协调发展力度,更好地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努力把浙江“七山”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经济优势、富民优势。

       (二)会议描绘了林业改革发展的蓝图,让我们更有信心。会议深入贯彻去年省委26文件精神,全面部署了“十三五”林业改革发展任务,清晰描绘了我省现代林业发展蓝图,要求我们加快建设生态林业完备、富民林业发达、人文林业繁荣的森林浙江,体现了“舍我其谁”的担当和“志在必得”的决心,极大地提振了我们的信心。一是发展目标更明确。到2017年,全省要初步建立平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1%以上,平原林木覆盖率稳定在20%以上,明确了全省森林保有量、林地保有量、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有量、湿地保有量、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森林消防和有害生物防治等指标,要求林业行业年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实现翻一番,森林绿化美化为标志之一的生态系统初步实现良性循环。这一系列指标要求,催人奋进,体现了“更进一步、更快一步”的争先精神,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要同心同德、不懈努力、不辱使命。二是总体思路更清晰。会议提出了“11232”的林业发展总体思路:一个奋斗目标即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一条发展道路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子,两大动力即深化林业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三大现代林业即现代生态林业、现代富民林业和现代人文林业,两个保障即基层基础和组织保障。这个总体思路,是我省实现林业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入心入脑、化为行动,落细落小落实,大干快干实干,切实贯彻执行。三是建设重点更突出。会议提出了我省“十三五”林业十个方面的重点建设内容。这十个方面的重点,是发扬成绩经验、巩固厚植优势的需要,是加快攻坚克难、着力补齐短板的需要,是引领现代林业、提升质量效益的需要。我们既要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林业发展;又要坚持重点突破,切实增强发展动力,着力搭建大平台、落实大政策、规划大项目,加快林业现代化进程。

       (三)会议强化了林业改革发展的保障,让我们更见决心。会议要求全面抓好落实,强化要素保障和制度供给,凸显了省委、省政府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心。一是强化体制机制保障。会议要求,要以全国林业综合改革实验区为契机,深化林业综合改革,坚持把林业股份合作制作为我省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方向,保障林农合法利益,推动林农持股增收,加快推进林权流转、林业金融、行政审批、采伐管理、综合执法等各项改革,建立健全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要按照要求,不断加大林业改革力度,把浙江打造成为全国林业改革先行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二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会议强调,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坚持党政主导,凝聚各部门、全社会力量,落实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林业领导体制。会上,黄旭明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森林浙江建设目标责任书》。会议要求把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林地和湿地保有量等指标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制订严格的考核奖惩措施,进一步明确了考核责任。三是强化政策制度保障。会议提出,要建立健全以森林生态保护为主体的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林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要健全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生态资源监管制度,加强林业公共财政投入,加大强林惠农的政策扶持,对林业政策制度作出了精心的顶层设计,有力地保障林业改革发展。

       当前,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好。会后,各级林业部门要当好参谋助手,尽快将会议精神向各级党委、政府进行专题汇报,研究提出明确的贯彻落实意见,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具体来说,就是要落实“四个一”。一是掀起一次学习讨论热潮。要认真组织林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开展一次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并通过新闻媒体、宣讲报告、座谈讨论、集中授课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林业干部和林区群众了解林业的目标和政策,争取更多理解和支持,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林业的良好局面二是召开一次贯彻落实会议。各地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紧研究出台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近期召开一次林业工作会议,贯彻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和全省林业局长会议精神,总结成绩经验,部署谋划工作,把林业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三是签订一份目标任务责任书。要参照省与市签订责任书的做法,市与县、县与乡镇街道签订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协力共建的工作氛围和赏罚分明的工作导向。四是完善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各地要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抓紧编制“十三五”规划,主动对接大工程、大项目,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任务。明年省对市的责任书考核,这四项工作将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认真总结,肯定成绩,“十二五”实现圆满收官

       时光如电,转瞬而逝,回首即将走过的2015年,全省林业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浙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去年省委26号文件的部署要求,锐意进取、克难攻坚、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一)林业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坚持先行先试,勇当林业改革的“实践者”和“领头羊”,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全省林业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呈现出新的气象。深化股份合作制改革,继续推进24个县林业股份合作社建设试点工作,示范辐射、引领推广林地股份合作制、林木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家庭林场等成功模式,出台了《浙江省示范性家庭林场标准》。全省已建立股份制合作社168家,涉及农户达1.12万户,家庭林场1294个。深化林业金融改革,积极探索生态公益林补偿质押基金、公益林信托受益权担保等贷款模式。经省政府同意,印发施行了《浙江省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管理办法》,为创新林业融资模式、实现林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了依据。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完成了杭州等7个试点市的89个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并通过国家验收;宁波等4个非试点市的19个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也已经完成,通过省级验收。深化林木采伐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争取出台公益林中人工杉木林采伐管理政策。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推进林业领域财政支持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强化林业财政保障能力。对我省林业的改革工作,省委夏宝龙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今年8月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会在浦江召开,前不久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又对我省林改工作作出批示,要求浙江林改经验在全国全面推广。

       (二)林业生态建设扩面提质。围绕林业“双增”目标,扎实推进森林扩面提质工程,有效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平原绿化更有成效,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第六次全省平原绿化工作座谈会特别是夏宝龙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营造林步伐,全省完成造林更新面积59.5万亩,是计划任务49.69万亩的119.7%,其中完成平原绿化22.72万亩,是年度计划18.29万亩的124.2%;完成森林通道建设3590.3公里、4.1万亩,完成通道沿线林相改造25.2万亩,让平原水乡绿意丛生,诗画江南更富魅力。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彰了30个平原绿化先进集体、100个先进个人。森林抚育更重质量,围绕让“山增绿,林添彩,树长个”,全面启动了千万亩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在桐庐召开了现场会,坚持面上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大推进力度,打造示范样板,提升森林质量和景观水平,完成森林抚育面积100.45万亩。种苗生产更有保障,全省累计苗木生产面积突破208万亩,总产苗量45.5亿株,可供造林用苗总量35.5亿株;继续实施珍贵彩色树种赠苗造林行动,共向全省赠送珍贵和彩色树种867万株,其中市县配套实现滚动循环发展89万株。生态公益林建设更受欢迎,在全国率先将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30元,继续扩大省级公益林面积,年度新增516.8万亩,省级以上公益林总面积已达4534万亩,占我省陆域面积的近30%,占林地面积的45.77%,实现生态改善和惠民增收双赢。林业碳汇建设更有起色,庆元、开化等地结合森林抚育、大径材培育,建立森林经营碳汇项目1万亩;仙居开展了全省第一个林业碳汇CCER项目建设,建设面积1.1万亩,为全省林业碳汇作了积极探索。

       (三)林业产业发展增效富民。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持续提高林业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产业平台不断壮大,集中财力推进林业产业类重大重点项目建设,林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继续向园区集聚,新增现代林业园区建设面积3.1万亩,37个园区获省里命名,辐射效应逐步显现。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启动了木本油料、花卉苗木和竹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在德清县启动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试点,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根据夏宝龙书记“特别关注市场供需平衡,科学指导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批示精神,积极推进花卉产业基金、花木抵押贷款、花木抵押政策性保险等金融支撑政策落地,初步构建了产业预警预测体系。传统产业焕发生机,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木本油料产业提升发展的意见》,省财政加大木本油料支持力度,大幅提升扶持标准,省厅在常山县召开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场会,全省完成木本粮油提升项目已达18.3万亩,产业规模优势继续扩大。大力发展森林休闲养生,省厅联合省旅游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森林休闲养生业发展的意见》,确定桐庐、永嘉、磐安、遂昌、安吉5个县为森林休闲养生试点县,制订了《森林休闲养生建设项目指导意见》,规范了森林休闲养生区、森林古道和森林人家建设,启动了森林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总结推广了9种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编制了“一亩山万元钱”推广行动实施方案,大力推广“一亩山万元钱”创新模式,成为林农致富增收的“新法宝”。组织实施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提升工程,加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共抽检食用林产品1787批,抽检合格率为99.9%;开展竹木林产品监督、监测544批,有力加强了食用、木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功举办了第8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和中国温州森林旅游节等活动,义乌森博会实现成交额47.18亿元,同比增长 0.75%,共有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2家企业参展,比上届增长13.6%,到会客商40.32万人次,其中境外客商 5086人,创历届森博会新高。

       (四)资源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各级林业部门严守红线、力保底线,严格保护、强化管理,不断加强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国家林业局将我省列为全国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试点省,经省政府同意,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年度出数工作,首次开展了省对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森林增长实绩考核、26县林业绩效考核,稳步推进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完成各县“十三五”森林采伐限额的编制任务。加强林地资源管理,完善林地管理利用政策,开展林地变更调查,深化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全省共查处非法侵占林地案件447起;与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涉林垦造耕地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不得选址“十个范围”的具体标准,与省国土资源厅联合部署开展2009-2014年涉林垦造耕地问题清理排查和查处整改;严格执行林地定额管理制度,规范办理使用林地项目2602项、面积3662公顷。推进湿地保护管理,所有县确定了省级重要湿地保护名录和县级保护名录,95%的县编制了湿地保护规划,新建2个省级湿地公园,完成了4个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验收。自然保护区建设有新突破,全省申报新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森林公安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先后组织“四清四打”和“雷霆1号、2号、3号”专项行动,全省查处各类涉林案件3012起,查处违法人员5681人,有力保护了森林资源。加强森林消防工作,启动了航空护林,全省发生森林火灾67起、受害森林面积301公顷,同比分别下降53.1%和61.5%,坚决遏制了森林火灾高发态势。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开展了“绿剑”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和“百名森林医生进千村活动”,完成松材线虫病除治面积229万亩,清理枯死木222万株,全省疫情发生面积和受害程度总体下降。扎实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了濒危物种的拯救保护,强化了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组织开展了第二次野生动物外业调查,全省重点野生植物野外调查工作已基本完成。

       (五)生态文明理念广泛传播。继续组织开展“关注森林”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弘扬生态道德,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森林创建继续深入,绍兴、义乌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6个县(市)、47个乡镇创建为省级森林城市(城镇),200个村创建为省级森林村庄。植树护绿蔚然成风,组织开展了省市党政军领导义务植树、“全省珍贵和彩色树种进乡村”、“保护母亲河美丽中国梦——2015年浙江省青少年植树行动”等主题植树行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绿化造林,全省参加义务植树人数2134.8万人次,植树6600万株。生态文化基地再添新军,组织开展2015年“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遴选命名活动,有7个行政村申报全国生态文化村,推荐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申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最美系列引起热议,社会各界踊跃参与,评选出了“浙江最美古树”109株、“浙江最美森林古道”50条,省政府新闻办首次召开了林业新闻现场发布会,介绍我省森林资源及古树名木发展保护状况,引来各路媒体争相报道。

        三、咬定目标,精准发力,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时序交替、改革前行。即将到来的2016年,是我省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年,也是深入贯彻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明年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主动适应新常态,紧抓发展新机遇,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加快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统筹协调促发展,优化生态惠民生,守牢红线保平安,着力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林业发展路子,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为实现林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着重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攻坚克难,改革创新要保持韧劲。我省林业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们要把准穴位,精准发力,深入推进林业综合改革,努力增强林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省厅将选择10个左右县开展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重点推行浦江林地股份合作制、安吉林木股份合作制和庆元股份制家庭林场等主要模式,积极引导林地经营权流转,扩大林业股份合作覆盖面和受益面,真正让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民、活树变活钱,做大“金山银山”。要按照《浙江省示范性家庭林场标准》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家庭林场创建活动,力争建成50个以上省级示范家庭林场。要深化林权流转机制改革,全面推行实施《浙江省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发证管理办法》,对流转的林地经营权进行确权发证,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要深化林业金融改革,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探索推广有效适用的林权抵押贷款模式,进一步解决林权抵押贷款担保难题。要深化采伐管理改革,加快推进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力争出台放宽公益林中松、杉木林采伐管理政策。要深入巩固国有林场改革成果,加快创新发展,探索因地制宜的分类管理模式,推进现代国有林场建设。

        (二)提档升级,林业经济要闯出新路。产业发展不能“新瓶装老酒,新鞋走老路”,要以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破茧而出、浴火重生”。要推进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建设,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把现代林业园区作为试验田,深化德清试点,促进三产共生共存、互融互动,打造全产业链,示范引领全省现代林业经济发展。要加快推进花卉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建立花木产业发展基金,着力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快森林休闲养生业发展,重点抓好5个县森林休闲养生建设试点,力争培育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森林特色小镇5个、森林人家30个,探索构建县、镇、村三级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发展新格局。要大力总结推广“一亩山万元钱”创新技术模式,重点推广香榧高效生态栽培、林下套种三叶青、铁皮石斛仿生栽培等模式,建立示范基地3.3万亩、辐射推广6.7万亩。要着力加强林业品牌建设,以油茶、香榧、山核桃等特色油料与干果产品为重点,整合食用林产品品牌,开展森林认证,制订森林食品标准,建立质量追溯制度、企业诚信机制和部门监管体系,打响全社会最放心的森林食品安全品牌。要开展“互联网+林业产业”行动,加快发展林产品电子商务,深入实施“电商换市”,引导各类林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让更多有形的森林产品和无形的生态服务,通过网络走向千家万户。要继续举办好第9届中国义乌森林产品博览会。

        (三)扩绿增彩,美丽森林要更显韵味。“美不美,看山水”,离开了树,美就失去了灵魂。要稳步推进森林扩面,深入推进平原绿化美化,提请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七次全省平原绿化工作会议,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和“三改一拆”等重大行动部署,新建平原绿化10万亩以上,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19%以上。加强“四边”绿化,重点抓好“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绿化缺失问题整治。大力推进植树治水,以水系源头、河流两侧为重点,完成年度造林更新23万亩;全面落实造林普惠政策,完成造林补贴面积10万亩;推进防护林工程建设,新增防护林4万亩。要大力实施森林提质,启动“种植1亿株珍贵树种三年行动”,全面铺开千万亩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加大森林抚育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力度,力争完成20万亩建设任务;认真抓好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确保完成森林抚育补贴面积50万亩;推进工程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研究制定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的投资预算定额标准,使之符合实际需要。继续实施珍贵彩色树种赠苗造林行动,逐步增加大苗培育比例,全年培育珍贵和彩色树种500万株以上,其中大苗300万株以上。

        (四)科学管控,治理能力要不断提升。自然资源是生态建设之本和林业发展之基,必须严格保护管理。按照生态红线的原则精神,制定符合浙江实际的森林、湿地、物种等生态红线划定办法,报请省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全面推进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积极推动全省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努力实现省、市、县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出数。继续做好设区市森林质量评价和县级森林增长指标年度考核评价。分解下达“十三五”森林采伐限额,出台森林采伐管理政策。提升林地管理水平,加强和规范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做好林地“一张图”和国土“一张图”的衔接,严格执行林地定额管理制度,加强林地监督检查和涉林垦造耕地监管。加强公益林和湿地保护,修订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调研制订湿地生态补偿制度。重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展动植物资源动态监测,推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强化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和标准站建设,完成第二次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推进原地保存区、省级资源库与区域植物园、专类园建设,完善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评价、信息管理机制。加大森林保护力度,探索林业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建立森林公安林区警长制度,以非法侵占林地、乱砍滥伐、野生动物非法经营为重点,依法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提升森林消防综合防控能力,严格执行森林火灾重点整治县管理办法,落实网格化监管机制,强化火险预警监测,加强野外火源管控,深化引水灭火工程、航空护林和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继续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加大除治力度,强化疫木监管,按照“四打一建”(即打歼灭战、保卫战、持久战、清理战和建防治示范区)的思路,遏制松材线虫病蔓延。开展全省林技人员集中招聘,加强基层林技队伍建设,促进林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五)文化引领,绿色理念要深植于心。要坚持大地植绿与心中播绿同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注重发挥森林文化独特魅力,深度挖掘和创作传播森林文艺作品,精心组织“爱鸟周”“世界湿地日”等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和“浙江最美通道”“浙江最美山峰”“浙江最美峡谷”“浙江最美湿地”等最美系列评选,开展党政军领导义务植树和全民义务植树,传播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化,提升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要全面启动古树名木保护工程,抓紧研发全省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绘制“浙江古树名木地图”,建立网络公众平台和二维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和生境修复,重点实施树龄500年以上的6000多棵古树名木专项保护。要继续加强生态文化基地建设,创建省级生态文化基地10个以上,争创一批“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生态文化企业”“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和“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要继续推进森林城市、城镇、村庄创建,力争创建1个国家森林城市、5个省级森林城市、20个省级森林城镇、200个省级森林村庄,大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四、转变作风,勇于担当,着力提高统筹林业改革发展的能力

       做好明年的工作,关键在全省各级林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今年以来,全省林业系统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了很大成效。面对更加繁重的林业改革发展任务,我们要站得更高、谋得更深、干得更实,在压力下负重致远,在困难中砥砺前行,不断激发斗志,努力提高统筹林业改革发展的能力。

       (一)要勇于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新常态带来新问题和新矛盾,目前我们遇到了一些暂时性的困难,有些还会长时间发酵。但这绝不是我们“畏首畏尾,缩手缩脚”的借口,也不是“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托词。办法总比困难多,越是在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越是能“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担当意识,在全省林业系统形成“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鲜明导向。首先,担当要做好表率。“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以上率下,广大干部就一定会上行下效,有样学样。在座局长是一方林业带头人,要正气充盈、无所畏惧,处处想在前、时时冲在前、事事干在前。省厅要带好头,给市里做表率,市里要给县里做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形成“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良好氛围。其次,担当就要明责任。责任要严明落实,要以责促行、以责问效,坚持奖惩有度、赏罚分明、能上能下,打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机制,真正激发创业干事的热情和活力。再次,担当就要讲绩效。要发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不断攻克改革中的堡垒,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在排险除难中施展才能,在应对考验中提升本领,用工作业绩来展现林业人风采。

       (二)要创业实干。“树高百尺,厚植沃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的特性决定林业不是一朝一夕、一劳永逸的事,需要脚踏实地、锲而不舍,需要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寂寞。“实干”是一种境界,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只为惠及子孙的“潜绩”,默默奉献,无私付出,不仅带来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民生福祉,也留下“为民务实,淡泊名利”宝贵精神财富。实干始终是支撑林业工作的灵魂所在,也是林业系统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不仅不能丢、不能变,而且要发扬光大,不断传承。希望大家保持“实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围绕林业改革发展大局,紧抓不放,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步步为营、久久为功。要主动亮剑,不做“老好人”,敢于唱“白脸”,形成良好导向。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有的放矢、能接地气,决不能“脚下发虚,浮在面上”,走基层、听民意,查实情、办实事,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我们的“浦江经验”、“龙泉做法”,都不是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得来的,而是立足基层实践、不断总结提炼得来的,靠的就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

       (三)要改革创新。我省林业工作之所以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主要是浙江林业人发扬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服从服务于省委、省政府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更好把林业融入“供给侧改革”体系,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和解放林业生产力,把握好林业综合改革的统筹性、关键性、实效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协调兼顾、科学推进,提升林业竞争力。要抓紧抓好各项试点建设,以国家和省各项试点改革为契机,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扎实推进林业综合改革、现代林业经济建设、森林休闲养生发展、珍贵彩色健康森林等各项试点工作,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大力推广,让改革创新成为林业新常态。

       (四)要依法依规。我们常说“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如果外在制度转化为内在遵从,那么付出的管理成本就会降低,治理效果就会更好。过去我们一些人的规矩意识都比较模糊,有人认为只要把事办好、办成,规矩就可以弹性遵守,变通执行;也有人认为规矩不过是停在纸上,留在嘴边的,是“纸老虎”“橡皮泥”“稻草人”。实际上,规矩意识不仅是一种政治觉悟,更是一种现代治理素养。我们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过去的管理模式调整到主要依靠制度上来,确保行事有章、进退有据。要突出制度供给。现在制度缺位、失位、越位的情况较多,不少制度不合理、不科学,与现实脱节。要集中精力进行制度建设,形成适应发展的完善制度体系,简政放权、明确界限,使林业各项工作“于法有据”、“适法可行”,既约束权力,又保障权利。要强化制度执行。“徒法不足以自行”。要敢抓敢管,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规矩没有例外,防止“破窗效应”,真正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要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和“六个严禁”,预防涉林职务犯罪,维护好林业队伍的整体形象。春节即将来临,各地要严抓严管,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得到贯彻落实。

       同志们,宏图已经绘就。我们要牢牢把握“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和“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总要求,深入贯彻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为早日实现林业现代化和建设“两富”“两美”浙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后天就是元旦,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借此机会,我代表厅党组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C)2015金华市林业局.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15450号
地址:金华市双龙南街801号 电话:0579-82468020 邮编:321071
本站浙江正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